秋色浓如酒,红叶映碧流,河南大学文学院2018级菁英班全体学生在院党委副书记高冬东教授、副院长武新军教授、班主任许卫东副教授、辅导员卡哈尔老师的带领下迎着秋风,怀着敬畏之心重走河南大学烽火办学路。
10月19日下午,抵达国立河南大学抗战时期潭头办学纪念馆后,同学们在讲解员的引导下感悟先辈在硝烟中的坚守,学习先辈谱写的中国教育史上的传奇。1939年河南大学为躲避战乱,来到当时四面环山,平静安详的世外桃源——潭头,并在这里坚持办学,由省立荣升为国立河南大学。展厅中珍贵的历史照片和详细的文字说明,还原了当时河南大学师生们在这里工作、学习、生活的场景,让参观师生们进一步感知了那个烽火办学的峥嵘岁月。
师生步行数里来到看花岭,这里伫立着河南大学潭头惨案纪念碑。1944年日寇血洗潭头,在转移过程中,河南大学九名师生被杀害、二十余名师生失踪。在日寇肆虐逞凶的血雨腥风之中,潭头人民不顾生死将罹难的师生遗骸埋藏于看花岭上。菁英班唐辉同学、刘易书同学带领大家敬读先烈墓前碑文,完毕后菁英班全体师生举行了简短严肃的纪念仪式,师生们鞠躬行礼,绕墓一周,缅怀先辈。
河南大学潭头附属中学创办于1939年,别具一格的校门彰显了其与河南大学一脉相承的文化气质。校园内两棵耸立的“河大柏”见证了河大先辈们抗战时期不忘初心,艰苦卓绝之煌煌精神。随后,师生们慕名来到流亡办学时期供河大师生洗浴的九龙山温泉。现在,这个温泉被大家亲切的称为“河大池”,“河大池”在那个艰苦的年代为河大师生提供难得的沐浴条件,功不可没。
10月20日上午,师生们来到嵩县黄庄乡三合村学习考察,在党的脱贫政策扶植下,三合村注重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把乡村传统肌理和空间形态有机结合,以“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为理念,落实“绿水金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目标,依托山水之美,建设成集旅游、观光、休闲、写生、漂流、农事体验于一体的新农村。别具一格的三合村民宿,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大家在农家小院凭栏远眺,碧绿的河流和高峻的大山给人以“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诗情画意之感。
10月21日下午对“两程故里”的参观,给同学们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从棂星门进入,映入眼帘的便是庑殿顶、挑角重檐的道学堂。道学堂后面是两程讲学的处所——著述楼。院内绿树众多,柏木森森,还有许多千年遗迹,使众人心旷心怡,惊叹不已。在两程讲学展室、视民如伤展室等地,我们重温了二程“如坐春风”、“良佐拜师”、“程门立雪”、“爱民如伤”等典故事迹,收获颇丰。两程家风教育基地还图文并茂的向我校师生展示了从故至今各时期著名家风家训,生动形象。
此次外出,菁英班同学们重温了河南大学烽火办学之路,丰富了知识、坚定了信心,可谓是收获满满。菁英班全体同学表示一定要铭记河南大学校风校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作者:文学院2018级菁英班